Billy正悠悠閒閒的低頭吃草,時而吃吃這邊的草,時而吃吃那邊的草,想一想剛剛吃的那區還是比較好吃,又繞了回去,這不是放牧區的草原,而是馬場的公共區域,練完馬後不想把馬直接又牽回馬廄,他很辛苦,值得悠悠閒閒的飽餐一頓。「你沒綁著Billy,就讓他這樣在開放空間吃草?他不會跑掉?」Francy教練恰巧經過一副訝異的神情,有點不敢相信,這匹我才養不久的馬,我竟敢不綁他,讓他在馬場的公共區域吃草,這裡偶爾人來人往,偶爾正在加建中的馬場還會有堆高車經過,他若是突然跑起來,我可是擋都來不及擋。想當初他可是連綁著刷毛的時候都不安分,走前走後的,讓我連綁著他都無法限制他的行動。才兩三個月,我們彼此卻建立了某種信任與默契,當然這一切是在彼此的試探中逐漸確定換來的。
Category: Billy The Kiddie
摔馬!我妥協的代價
「Halt…Halt…Halt…..」我的聲控停止完全沒用,因為我聲音高八度的喊著,身體整個僵硬,覺得這下要撞牆了,Billy感受到了「這個聲音很緊張, 老闆的身體很緊張,這些訊號都不是停止阿?可能有危險老闆才緊張,我要在跑快一點,那我就跟剛才一樣急煞再突然換方向硬轉快跑就對了吧!」剎那間,我知道這一次的急煞我真的穩不住了,好吧!Let it be! 我摔馬了!
你不行?還是你不想?
沿著練習場快跑對其他的馬是那麼簡單的事,對你而言卻是一項困難的任務,你在外面的森林跑慣了,一向只有前進,沒有所謂的90度轉彎,都已經活了七年了,這時候才要開始訓練所謂的身體柔軟度快速轉彎,又得在載著騎士的狀況下調整平衡。第一次不認識你時,我就像騎其他的馬一樣,要你快跑,你那忽然一衝又沒有平衡的速度,著實把我嚇壞了,後來又試了幾次,你的快跑真的不行,我知道你很乖,按著我的訊號快跑,但是你這樣的快跑,會我覺得非常危險,沒關係,你不行,我們慢慢來。
抬起你的腳來
昨晚上課你表現的好棒,雖然算不上完美,但你如此專心努力的要和我一起完成今天的課,老實說我整個下午都很忐忑不安,從昨晚就已經在腦海模擬,在快跑時我該如何控制我的手腳,避免給你錯誤訊息。在刷你之前,我都想是不是先該到馬場的酒吧喝兩杯讓自己放鬆點,原來一切都是我擔心太多,你盡力的達到我要求你做的動作,平衡感不好的快跑讓你得花更多氣力,整堂課上完你都濕透了,你的脖子上、背上、甚至臉上都流滿了汗,第一次看到馬的眉毛沾滿汗珠,Billy你辛苦了,我知道你在為我努力,就如我一直相信的,要讓你「願意」為我努力,而不是「逼」你努力。
我們的另類溝通
「姑姑,幫我擦屁股」才四歲大的姪女看見我從廁所前經過,對著我喊。我見狀,眼神一閃,對著正在客廳看電視的大哥大喊「哥,你女兒要擦屁股,自己女兒的屁股自己擦」,於是快速溜走,關於擦屁股這件事,連自己的都是不得已而為之,沒辦法,我真的沒辦法幫別人擦屁股–這大概是十幾年前的畫面,突然在我腦海中閃過,此刻的我拿著海綿,正在幫Billy『擦屁股』。
用我的心感受你
昨晚我又出動了大絕招,摸著你的頭再慢慢的把我的頭靠在你的頭上,你從剛開始的閃避我、不願意走向我、不肯把頭停止不動、直到你開始平靜,而我也感受你越來越沈的呼吸,就這樣大概半個小時吧,你一動也不動的跟我靠頭交流,我知道你不委屈不生氣了。這一週,我們都經歷太多,我們忘記了剛開始我們是怎麼信任對方的。
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
今年夏天放假那週,我哪也沒去,Billy就是我的holiday。我一天去探訪他多次,所以也開始瞭解下午三四下午小朋友出沒的時段到底有什麼新鮮事。『好可愛的馬喔!』 『他叫什麼名字?』 『他幾歲?』 這些十歲左右的小朋友對這匹剛出現在馬場的馬充滿好奇心,竭盡所能的用著他們知道的英文跟我溝通,這時一個大一點的孩子過來幫忙翻譯,她跟我說『我是英荷混血,我可以幫忙翻譯』這是13歲的Isabella,她養了一匹13歲的母馬Wish。英文是母語的她講起英文毫不費力,對我而言算是鬆了一口氣,我可以盡情的交談學習她的養馬心得。
親親我的寶貝(下)
因為我對自由的熱愛,我希望Billy也可以擁有無限的自由,或許不再是愛爾蘭的森林,但起碼是隨時可以伸伸腳腿的草原。但是由於我的照顧馬的知識有限,我必須仰賴馬場的照料,而離家裡最近的馬場只能提供每天五個小時的外放,剩下時間馬就得回到那小小空間的馬廄,於是我盡我所能在時間允許的狀況下,在外放時間外,自己把馬放在有草料的圍場(paddock),但Billy不喜歡自己孤單的呆著,於是我總是在為場內陪著他,要麼摸摸他的背,要麼順便刷毛,構成了非常奇怪,人在圍場的景象。就像所有的爸媽會幫小孩找朋友一樣,有一天我收到另外一位馬主的邀約。
親親我的寶貝 (上)
終於我哼著搖籃曲,他的脖子也放鬆了,頭靠著我的腿,我感覺到他一呼一吸的熱氣,他覺得好安全、好幸福,原來我還是愛他的。寶貝,你無法言語,我說的你也聽不懂,但是請相信我是愛你的。 Billy已經七歲大了,但靠所有訊息拼拼湊湊的圖像,Billy來自愛爾蘭,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來到了荷蘭,在來到馬場之前才剛上馬鞍受訓了四個月,在那之前他的生活是過的優遊自在的,每天跟著一群馬在草原森林馳騁,在那個不算邊際的原野,轉彎並非必要技能,所以現在來到了空間有限、需要不停轉彎的訓練場,又加上載個人,一下子要重新學習不同的平衡感。套句教練說的話,他的技能只有四歲,跟剛上馬鞍的幼馬沒差別,根據我的觀察,不只是技能四歲,連心態年齡都是四歲。
光腳還是穿馬鞋?
就像帶孩子一樣,書看的越多,越讓人害怕。不研究還不知道,一深讀發現,馬最容易出狀況的地方通常是馬蹄,而進來已經開始流行所謂的Barefoot而不是穿馬鞋,第一次聽barefoot我還真聽不太懂,什麼叫barefoot?原來barefoot就是不幫馬釘馬蹄鐵,讓馬蹄回到自然的狀態,這樣的馬活的更久、更快樂,也減少了很多的病痛。原本以為馬鞋是理所當然的我,突然注意到其實Billy是barefoot,所以barefoot的理論真的是無懈可擊嗎?我該為他選擇什麼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