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姑姑,幫我擦屁股」才四歲大的姪女看見我從廁所前經過,對著我喊。我見狀,眼神一閃,對著正在客廳看電視的大哥大喊「哥,你女兒要擦屁股,自己女兒的屁股自己擦」,於是快速溜走,關於擦屁股這件事,連自己的都是不得已而為之,沒辦法,我真的沒辦法幫別人擦屁股–這大概是十幾年前的畫面,突然在我腦海中閃過,此刻的我拿著海綿,正在幫Billy『擦屁股』。
用我的心感受你
昨晚我又出動了大絕招,摸著你的頭再慢慢的把我的頭靠在你的頭上,你從剛開始的閃避我、不願意走向我、不肯把頭停止不動、直到你開始平靜,而我也感受你越來越沈的呼吸,就這樣大概半個小時吧,你一動也不動的跟我靠頭交流,我知道你不委屈不生氣了。這一週,我們都經歷太多,我們忘記了剛開始我們是怎麼信任對方的。
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
今年夏天放假那週,我哪也沒去,Billy就是我的holiday。我一天去探訪他多次,所以也開始瞭解下午三四下午小朋友出沒的時段到底有什麼新鮮事。『好可愛的馬喔!』 『他叫什麼名字?』 『他幾歲?』 這些十歲左右的小朋友對這匹剛出現在馬場的馬充滿好奇心,竭盡所能的用著他們知道的英文跟我溝通,這時一個大一點的孩子過來幫忙翻譯,她跟我說『我是英荷混血,我可以幫忙翻譯』這是13歲的Isabella,她養了一匹13歲的母馬Wish。英文是母語的她講起英文毫不費力,對我而言算是鬆了一口氣,我可以盡情的交談學習她的養馬心得。
親親我的寶貝(下)
因為我對自由的熱愛,我希望Billy也可以擁有無限的自由,或許不再是愛爾蘭的森林,但起碼是隨時可以伸伸腳腿的草原。但是由於我的照顧馬的知識有限,我必須仰賴馬場的照料,而離家裡最近的馬場只能提供每天五個小時的外放,剩下時間馬就得回到那小小空間的馬廄,於是我盡我所能在時間允許的狀況下,在外放時間外,自己把馬放在有草料的圍場(paddock),但Billy不喜歡自己孤單的呆著,於是我總是在為場內陪著他,要麼摸摸他的背,要麼順便刷毛,構成了非常奇怪,人在圍場的景象。就像所有的爸媽會幫小孩找朋友一樣,有一天我收到另外一位馬主的邀約。
親親我的寶貝 (上)
終於我哼著搖籃曲,他的脖子也放鬆了,頭靠著我的腿,我感覺到他一呼一吸的熱氣,他覺得好安全、好幸福,原來我還是愛他的。寶貝,你無法言語,我說的你也聽不懂,但是請相信我是愛你的。 Billy已經七歲大了,但靠所有訊息拼拼湊湊的圖像,Billy來自愛爾蘭,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來到了荷蘭,在來到馬場之前才剛上馬鞍受訓了四個月,在那之前他的生活是過的優遊自在的,每天跟著一群馬在草原森林馳騁,在那個不算邊際的原野,轉彎並非必要技能,所以現在來到了空間有限、需要不停轉彎的訓練場,又加上載個人,一下子要重新學習不同的平衡感。套句教練說的話,他的技能只有四歲,跟剛上馬鞍的幼馬沒差別,根據我的觀察,不只是技能四歲,連心態年齡都是四歲。
光腳還是穿馬鞋?
就像帶孩子一樣,書看的越多,越讓人害怕。不研究還不知道,一深讀發現,馬最容易出狀況的地方通常是馬蹄,而進來已經開始流行所謂的Barefoot而不是穿馬鞋,第一次聽barefoot我還真聽不太懂,什麼叫barefoot?原來barefoot就是不幫馬釘馬蹄鐵,讓馬蹄回到自然的狀態,這樣的馬活的更久、更快樂,也減少了很多的病痛。原本以為馬鞋是理所當然的我,突然注意到其實Billy是barefoot,所以barefoot的理論真的是無懈可擊嗎?我該為他選擇什麼呢?
領著馬兒吃草去
Billy是我的第一匹馬,在騎馬騎了三年半後,遇到了新冠病毒哪裡都不能去,讓我把原本五年的買馬計畫縮短到了三年半,決定擁有一匹自己的馬,關於擁有Billy的過程絕對值得再花一篇詳述,不過在教導Billy的過程中,我卻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。今年的夏天特別炎熱,34度C的體感溫度是40度C,別說人受不了,關在馬廄小小空間的馬,更是挨不了這樣的酷暑。
看、感受、回應
Pixel是一隻骨相很有稜角中型馬,我對他的記憶點就是兩眼淚汪汪 ,還有非常有角度的臀部 , 剛開始騎馬的時候,我也騎過牠幾次,但近來兩年多沒跟相遇,我都忘了牠該是匹怎麼樣的馬。 這個禮拜我會有機會與Pixel相遇三次。
那完美的一天
一個尋常的晚上,沒心思煮飯,便想起了那家我們最愛的餐廳。 今天天氣很好,餐廳把戶外位置都延伸到了小鎮的廣場上,大概是暑假吧!不然這算上是個熱鬧的禮拜三。我喜歡這間餐廳設計的低調雅致,儘管老公建議坐戶外,我還是要了個室內的位子,我喜歡農舍改建的餐廳,看著開放式廚房,是由當初圈養牲畜所改建的,餐廳後半部的牆是把農倉的牆加上三個180公分高的窗櫺,讓整個農舍的光線變的透亮,頂上的十足撐起房屋結構木椿,重新粉刷的墨綠與鐵灰牆面,再加上幾幅現代的油畫,整個環境是新與舊的交替,配上高針數的純白桌巾及精緻的餐具,擺上copper head的空酒瓶當花瓶,一切隨意又奢華。
不住心
「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.....,以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這洋洋灑灑一大段,看是已說猶如未說,一天突然福至心靈,這總解不就是「不住於心」嗎? 就因為這眼耳鼻舌身意,所有的六識我們都落入了心,所以感受很強烈,愛恨嗔癡很強烈,所有的感受在我們的心識不斷放大、不斷重演,所以我們也跟著以為所有的感受都是真的了。